说起摄影师,很多人会觉得,从事这份职业的人,工作时间自由,或是经常满世界地跑。朱锋却有些不一样。他拥有一份朝九晚五的体制内工作,他的摄影作品绝大多数来自身边的题材——他不仅入围Sovereign杰出亚洲艺术奖,还获得过诸多国内外奖项,不少作品被世界各地美术馆展出或收藏。
【资料图】
上班路上的广告牌,被家中阳台框住的天空,洒满一地的爽身粉……这些都可以是他镜头捕捉的对象。仔细“读”朱锋的作品,你会感觉到,对于摄影的理解边界被拓宽。他的作品不单纯追求摄影艺术的美感,而是试图通过镜头审视生活进而反思自己。朱锋的作品是富有哲思的。
PART01
打破自己
朱锋(郑建宏摄)
直到现在,对于所拍摄的作品,朱锋都希望它是可控的,或是经过反复思考的。对于背后的“不安全感”,朱锋并不否认,他恰恰认为,正是在这样的底层逻辑下,他才会不断打破自己,有了不一样的摄影人生。
最早,对于朱锋来说,需要打破的堵在眼前的那面墙,是崇明岛和上海市区之间地域上的割裂感。从小在崇明乡下长大的经历,给朱锋带来了舒适的乡村记忆,却也让他迫切地想走出岛屿的封闭,看看外面更广阔的世界。当时还在读崇明师范的他,报考了上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,之后如愿来到上海市区生活。
“以为离开就能解决问题,后来发现,其实真正要走出的是心灵的禁锢。”1999年,朱锋25岁。还在市区某高中当美术老师的他,接触到了摄影这种全新的艺术形式,他体验到了超出绘画以外的更多东西。他发现摄影能够更加多元化地、个性化地表达,从中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创作自由。朱锋第一次将“摄影”当作自己的人生梦想。
总给日常生活以外的精神世界留有空间,提醒自己“不能停留在原地”,对于人生重大抉择就敢于取舍。朱锋决定放下画笔,拿起相机——他参加中国摄影函授学院,吸收各类摄影知识,最后索性辞去美术老师的工作,在机缘巧合下成了机关里的一名摄影从业者。
此后,不管是在工作岗位上,还是业余生活中,朱锋从未离开过相机。在摄影创作中,他那些不设限的创作方式,总能打破人们对于摄影的刻板印象。
《二手现实》系列作品
2005年首届广州国际摄影展上,朱锋的参展作品是一组翻拍画册建筑物顶部的照片,这是他从2000年开始创作的“二手现实”系列影像作品——从画报、杂志或是楼书上翻拍上海建筑物的顶,或者从电脑屏幕上翻拍图片,对图像进行再创造。策展人顾铮曾评价,“这些照片在翻拍后,失去了现实感与历史性,表达了都市的不确定性与现实的虚幻性,同时也表现了一种对于现实的怀疑和拒绝。”
恰巧也在展览现场的陈丹青,注意到了朱锋的作品。陈丹青说,你就是朱锋,太好了,你在和我做同样的一件事情,我在画“画”,你在拍“照片”。朱锋深受鼓舞,他说,“陈丹青老师画过很多中国和西方艺术作品的画册,很荣幸我们在不同的艺术形式背后有了某种默契。其实翻拍之于摄影,就像临摹之于绘画,它只是一种表达方式,只要这种方式能够表达自我观念,我就不会给自己设限。”
PART02
源自生活
小孩蹲在地上,定睛看着眼前爬过的蚂蚁,就能从中找到无限乐趣。伴随着体制工作的是固定的生活轨迹,工作中拍摄的多是较为正式的题材,朱锋很少跋山涉水去远方采集风景,却学会了像孩子一样,从身边的事物中获取创作的灵感,也尝试用摄影来回应周围世界的变化,在不断质疑和探索中达到自洽。
千禧年,朱锋和家人搬到了闵行区顾戴路生活,这里到处是未开发的土地,算是城乡结合部。他的工作决定了每天上班前下班后,他才有私人摄影创作的时间,作品自然而然开始和城市边缘产生联系。
《上海零度》系列作品
刚开始,朱锋会用黑白胶卷拍下路过的萧条景象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那些满是荒草的地块,开始被围墙圈起,围墙外竖起了巨大的广告牌,上面开始变换着各类彩色的房地产广告,很快这里建起高楼,夜晚灯火通明。他决定用彩色胶卷和宽幅的形式来呈现眼前的景象,以真实的人或物件为前景,这样便产生了一种真实与虚幻的反差感。
《上海零度》系列作品
“拿出两张时间相隔较远的照片,可能你根本看不出,这是在同一个地点拍摄的。你每天都经过的同样的地方,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。这就是城市化进程的一个缩影。”在同一地点、不同时间摁下快门,用黑白或彩色来表达自己亲历的城市扩张,朱锋凭借这组名为“上海零度”的系列摄影作品,入选TOP20·2011中国当代摄影新锐。
总能在身边找到合适的创作素材,这是朱锋的智慧所在。他承认,自己的灵感往往来自最生活的时刻。
《星云图》系列作品
比如一次在卫生间给儿子洗澡,不小心把爽身粉弄翻洒了一地,黑色的地板上的白色爽身粉,让朱锋想起了星系的意象,拿起相机,摁下快门,向前辈托马斯·鲁夫的作品《星》致敬,形成了自己的作品《星云图》。
《镜子》系列作品
又比如作品《镜子》。这次,朱锋抛弃相机来探讨摄影的可能。他把镜子这种身边唾手可及的物件直接放到扫描仪上扫描,通过不断变换角度,呈现出一张张色彩图案,其实是在探讨光和时间的议题。有人问他,这和摄影有关吗。朱锋答,摄影和光的关系非常大,扫描也是把光留下来,这其实是一实一虚的关系。
PART03
迎接变化
不管是摄影题材,还是拍摄手法,朱锋的摄影创作一直在变,你很难去定义他的风格。对此,他的态度从来都是,生活带来什么就去展现什么,并没有想要形成某种特定的风格,而是不断探索艺术的疆界。
2020年起,出于某种内心的需要,朱锋开始在自家阳台上,每天拍下一张天空的照片。阳台像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框架,展示着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的天空。天色变幻无常,却充满着无限可能。“这很像我自己,拥有固定的工作,却总在追求艺术的自由,努力达到某种平衡。”
当时,朱锋的太太丛匀一直在研习书法,之前就尝试过在图片上书写文字,看到朱锋拍摄的天空作品后,自然而然地想到,能否在每张照片上配上文字,将摄影和书法合二为一。
丛匀毕业于美国旧金山加州艺术学院,获视觉文化和评论研究硕士学位,在艺术评论领域颇有造诣。他俩相识于摄影函授班,丛匀是朱锋摄影创作路上绕不开的一个名字。一个拍,一个评,二十多年来,她对朱锋的作品总有精准、深刻的解读。
《天书》系列作品
这次他们想好了要“做”点不一样的。2020年底,他们决定基于朱锋连续拍摄了一年的天空照片,共同创作一件特别的“天书”作品,并邀请师长亲友加入其中——由对方提供一个重要的日期,说出这一年自己最大的感受,朱锋会按照日期选出那天的天空照片,丛匀再将文字用独特的排列结构和位置呈现在照片上。
《天书》系列作品
20.1.13,珍爱。20.2.4,分离。20.6.19,平和。20.11.17,蒙圈……一张张“天书”,来自240位不同年龄、不同行业的朋友,背后有着聚散离合、冷暖自知的故事,集结成了一本新书《天书2020》,这是朱锋在摄影生涯中的又一次创新。
除了抬头看天,朱锋还在持续不断地拍。除了低头写字,丛匀还在坚持不懈地评。以不同的艺术形式,回应这个世界的变化,解答心中的困惑,是殊途同归。
步入中年以后,朱锋更频繁地想起曾经生活过的那片岛屿,于是怀念便成了脑子里最可及的题材。他曾以崇明的老物件为主题,拍过一组名为“物事”的系列组图。朱锋说,下一步,是不是可以把崇明话写到照片上。
他的下一个作品又会带给大家什么惊喜?值得期待。
记者:郭杨如熠
图片由受访者提供
编辑:顾佳丽
责编:李琳、顾佳丽
关键词: